10月7日,南方+从深圳科技馆获悉,自2025年5月1日开馆以来在线炒股配资必选,深圳科技馆仅用5个多月累计接待全球观众突破200万人次,创造了科技馆领域的深圳速度,成为全国科普界“现象级”地标。
解锁数字文明新体验
作为全球首家数字文明科技馆,深圳科技馆以“通信科技”为主线,以“数字文明、创新未来”为主题,为全国科技馆领域的主题探索与创新实践提供新思路。
深圳科技馆设有24个主题展区、950个创新展项,展项数量和创新度均为国内领先。
其中,80%的展项可供深度沉浸式体验。科技、社会、人文、艺术交叉融合,实现从“单一展示”到“沉浸式体验”的突破。
80%展项紧密结合深圳“20+8”产业集群特色,既具创新性、又富“含深量”。此外,还有天象厅、天文台、特效影院、研学空间等科普教育设施,全方位展现科技魅力。
激发区域文旅新动能
五一开馆至今,深圳科技馆围绕“科学如此好玩”这一核心目标,累计开展科普活动4400余场,打造“天天有体验、周周有更新、月月有主题”的科普教育体系。
深圳科技馆以多元科普供给为导向,聚焦人工智能、生命科学、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,科普教育活动丰富多样,不断推陈出新。七夕节,推出全国首场科技婚礼。国庆节,开展国防科普路演、科技辩论赛、未来科技运动会等大型活动。中秋节,推出“九天揽星河”系列观月、赏月活动。
秉持跨学科、项目化、做中学等科学教育理念,深圳科技馆针对不同群体,量身打造个性化的科普教育服务。在馆内各展区,结合不同学科特点,推出整点科学秀、一平米科学实验室等特色科普活动。
一到周末和节假日,深圳科技馆的停车场满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车牌。从观众来源的地域分布看,深圳科技馆的辐射力持续拓展,突破了地域限制,不仅包括东莞、惠州、中山、珠海、广州等珠三角城市,覆盖港澳台、江西、湖南、新疆等省市,更吸引数万名外籍观众,已然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。
通过空间挖潜,深圳科技馆每天可以满足超过3万人次的餐饮和休息需求。并围绕科普教育主责主业,持续打造餐饮、文创、教育等多元消费场景,为深圳北部中心的文旅市场注入强劲动力。
数据显示暑假期间,光明区过夜游客量同比增长75%,旅游消费额提升80%,“一日游”向“两日游”“多日游”转变趋势明显,区域文旅消费活力全面迸发。
培育未来科技创新人才
深圳科技馆认真落实“科技、教育、人才一体化”改革试点任务,努力打造全市科普教育枢纽,为深圳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培育未来科技创新人才。
为“做好科学教育加法”,深圳科技馆“引进来、走出去”,全力支持深圳市“每周半天计划”。通过与市区两级教育局和100多所中小学开展馆校合作,推动科教深度融合。
9月,深圳科技馆与光明区、福田区教育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,将合作开展科技教师培训,开发特色科学教育课程。光明区11万中小学生将走进场馆,开展校外科学实践。
200万人次的背后,不仅代表了深圳市民和全国观众对科普教育的热情和支持,也标志着深圳科技馆在大型科技场馆运营中迈出了关键一步,为打造具有深圳特色、全国领先的标杆性科普教育综合体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撰文:徐怀
【作者】 徐怀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在线炒股配资必选
富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